公开招标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可以合并发布,招标文件应当向所有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提供。 
  	  第十九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实施要求,在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载明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如未载明,不得拒绝联合体投标。 
  	  第二十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采购需求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投标邀请; 
  	  (二)投标人须知(包括投标文件的密封、签署、盖章要求等); 
  	  (三)投标人应当提交的资格、资信证明文件; 
  	  (四)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采购标的需满足的要求,以及投标人须提供的证明材料; 
  	  (五)投标文件编制要求、投标报价要求和投标保证金交纳、退还方式以及不予退还投标保证金的情形; 
  	  (六)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设定最高限价的,还应当公开最高限价; 
  	  (七)采购项目的技术规格、数量、服务标准、验收等要求,包括附件、图纸等; 
  	  (八)拟签订的合同文本; 
  	  (九)货物、服务提供的时间、地点、方式; 
  	  (十)采购资金的支付方式、时间、条件; 
  	  (十一)评标方法、评标标准和投标无效情形; 
  	  (十二)投标有效期; 
  	  (十三)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 
  	  (十四)采购代理机构代理费用的收取标准和方式; 
  	  (十五)投标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及截止时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的具体方式、信用信息的使用规则等; 
  	  (十六)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对于不允许偏离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并以醒目的方式标明。 
  	  第二十一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特点和采购需求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文件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资格预审邀请; 
  	  (二)申请人须知; 
  	  (三)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四)资格审核标准和方法; 
  	  (五)申请人应当提供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六)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方式、截止时间、地点及资格审核日期; 
  	  (七)申请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及截止时点、信用信息查询记录和证据留存的具体方式、信用信息的使用规则等内容; 
  	  (八)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